换电在全世界没有成功先例,睿蓝汽车凭什么能做好?丨专访

文/万燕波

坦率的说,“换电”在当前电动车补能技术路径中是个“异类”,从国家/行业标准、主体责任、土地要素、成本及投资回报周期,到市场基础,无处不在的难点让很多人望而止步,全新品牌睿蓝汽车能做好吗?

带着这个疑问,借重庆车展契机,由众测兄弟联盟组织策划,智电汽车对睿蓝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高旭、睿蓝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崔轲进行了专访,近两个小时的深入沟通,我们了解到了一个更全面、深刻的睿蓝汽车。

1、睿蓝为什么会做换电?

一听到“换电”这个概念时,大家的想法都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这条路走不通。不认可换电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大部分人很容易把电动汽车的换电跟过去的“可拆卸式电池手机”联系在一起,既然手机都淘汰了换电,新能源汽车行业再用那不是在倒退吗?

其次是整个行业内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像是提出换电概念的Better Place以及目前处于电动汽车行业领先地位的特斯拉在尝试换电模式后都以失败告终。2020年,虽然国内新注册的“新能源换电”企业数量达到了20091家,但是就算奥动新能源、蔚来这样充电站数量很多的企业仍然存在巨大的局限性,要不只能面对B端用户,要不就只能面对购买自己产品的C端用户。

按照我们的理解来说,换电确实行不通,但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外界不太看好的情况下,睿蓝为什么还会做换电?很显然,作为专注于换电出行的品牌,睿蓝对于换电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而通过这次的专访,笔者也逐渐清楚了睿蓝看到的“门道”所在。笔者援引睿蓝汽车董事长、CEO娄源发在睿蓝汽车的品牌发布会上说的话来概括就是——“换电是时代选择,是未来所向”,这一点从我们的专访中也能看出来。

在回答“睿蓝汽车下注换电模式背后有着怎样的考虑”这个问题时,睿蓝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崔轲说道:“我们判断,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而得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在于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9.3%。如果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20%渗透率的目标或提前实现。

另外,崔轲还提到了目前新能源市场的痛点问题,在他看来,“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尽管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依然存在着充电慢、充电难、车价高的三大痛点,而换电模式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优解”。上述言论其实就已经很直接地表明了睿蓝做换电的出发点,通俗地讲,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就是一个“发现市场需求,并满足需求”的过程。不同于手机追求便捷的需要,新能源汽车目前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充电难的问题,不过言之易,行之难。

新能源汽车有今天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而要想做好换电,国家的支持显然必不可缺。2020年以来,换电模式利好政策频出,获得了国家的力挺。国家不仅确认了换电和充电并列的地位,还将换电站纳入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更是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将8个城市纳入了试点城市,其中就包括重庆。而睿蓝作为一个“源于杭州,生于重庆”品牌,有了国家政策的引领 ,自然少了很多的后顾之忧,这也是睿蓝下注换电的一个重要因素。

专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睿蓝汽车选择做换电并不是一时冲动,或者跟风,而是经过深层次考虑之后做出的决定。而现在,电动车市场发展保有量提升;充电有短板,客户有真实需求;加上国家政策支持,而且娘家重庆也是试点城市之一,睿蓝目前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至少第一步的准备已经做好了。

2、换电生态

做好了基本的准备工作,怎么进行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换电之所以难做成功,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前面提到的难点,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难点呢?睿蓝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也就是“可循环的一体化换电生态圈”。

关于睿蓝的换电生态圈,崔轲在专访中表示这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打造的‘1+1’线上线下一齐发展的融合型生态”,它包含两个平台,分别是睿蓝换电产业开放平台和用户生态平台。其中睿蓝用户生态平台,旨在为用户打造更便捷的换电生活圈,创造更美好的换电轻生活体验;这里重点说说换电产业开放平台,因为解决国家/行业标准、主体责任、土地要素、成本及投资回报周期等难点,主要依靠依靠可以实现渠道、产业、模式的全维度开放的睿蓝换电产业开放平台。

笔者对它的理解是“集众人之力成大业”,简单来讲就是只要你有一定的“资本”,比如技术、资金,甚至是土地,都可以参与到这个产业中来。而睿蓝所扮演的角色更多是一个“组局者”,在提供技术兜底的同时,牵头组织大家一起来做换电,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成本进行分摊,即便是回报周期长,但是由于单个人所需要的投入就很小,抗压能力自然更强,而且大家各自的责任也很清楚,可以很好地避免纠纷。

而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换电生态,在自己进行技术兜底和牵头组织的情况下,睿蓝很好地规避掉了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做换电时所面临的诸如主体责任、土地要素、成本及投资回报周期等方面的难点。

3、客户体验

解决好难点问题之后,接下来就得考虑如何打开市场,任何产品最终都是为了获得消费者的支持,想要最大程度的吸引客户,就必须能够给客户带去他们想要的。对此,睿蓝的做法是从客户体验出发,通过产品让客户感受到睿蓝给客户带来的出色体验,而不是用宣传去告诉客户睿蓝的产品体验如何。通过精心布局,睿蓝从五个方面实现这一点。

车型产品

睿蓝将自己定义为“换电轻出行普及者”,但光喊口号显然不能让消费者信服,如何让消费者感受到这一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相应的产品让消费者亲身体验。所以睿蓝首先从产品入局,以车型产品为支撑,通过B端市场与C端市场相结合的方式,聚焦用户的需求和感受为着手点去规划换电车型产品,让更多的消费者能有机会感受到睿蓝的产品力以及“换电轻出行”的理念。

那么目前睿蓝的车型产品有哪些呢?睿蓝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高旭表示,“我们已经推出了睿蓝枫叶60S、睿蓝枫叶80V两款换电车型,均可实现60秒极速换电,并支持30分钟直流快充,有效提升了补能效率。在C端市场,我们会用3款换电车型,也就是睿蓝枫叶80v PRO、睿蓝9、睿蓝7,来全面打开私人市场。2022-2024年,睿蓝计划每年最少导入两款换电车型,用这种多元的产品矩阵,不断唤新用户的出行体验。”

从陈经理的回答中,我们也能看到目前睿蓝正在丰富自己的产品类型,另外,笔者也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那就是睿蓝在产品的市场决策上是先从B端市场开始做起的,随后再向C端市场进发,之所以这样布局,这其实也是睿蓝汽车的高明之处,笔者将其称之为“B端包围C端”战略,关于这个笔者会在后文详细说到。

2)“车电分离”购车模式选择

相信经常关注新能源汽车的人应该对于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的事件不陌生,而涨价的原因无疑例外都是“锂电原材料价格上涨”,毕竟整个动力电池的成本占到整车成本的三分之一。所以“车电分离”所要解决的主要是目前电动汽车售价过高的问题,陈高旭表示,“车电分离”可单独对电池进行销售或租赁,有效降低车辆购置成本。并且,换电电池被集中收集,在换电站以慢充的方式充电,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轻用户对电池衰减的焦虑。

这种购车模式的逻辑在于:通过将动力电池拆分并按照租赁的方式,变相降低新车的销售价格,类似于电池租赁业务。相当于是你先买个车身,再租个电池,由于少了电池的钱,所以购车的价格也会相应的降低,这样就能降低购车门槛,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买得起产品,感受到换电的魅力所在。当然除了减轻购车的负担、降低购车门槛,“车电分离”还有着其他的好处,比如接下来要谈到的安全保障问题。

3)安全保障

今年以来,电动汽车自燃事件频发,其“罪魁祸首”就是动力电池,由于电池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差,在充电发热、外部环境的温度过高时都很有可能导致动力电池发生自燃的事故。此前有媒体对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自燃频率进行过报道,据悉平均每天有超过七例自燃事件发生,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心的一个重点。

而换电模式下,由于“车电分离”,电池在换电站内集中充电,可以有效的规避传统新能源车,在充电过程中的自燃风险。例如睿蓝换电生态内的智能换电站,就具备了三级消防系统,并有专业运营人员进行管理,能够对充电环境进行全程控制和全方位的信息监控。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消费者的心里负担,用户的体验自然也就更好。

4)换电流程体验:“入库、换电、出库”,全程自动化,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一辆新能源汽车就又可以满电行驶了

要说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相比于燃油车差在哪,笔者认为那一定是补能速度。一辆燃油车每次补能只需要3-5分钟,而新能源汽车充电则是需要数小时,即便是在快充的加持下,也无法实现几分钟的补能速度,而且快充对于电池的损害也更大。那么换电需要多少时间呢?“入库、换电、出库”,全程自动化,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在充电技术没有取得更大进展之前,换电显然有着巨大的优势。之前有人评论换电的火热,认为“并不是换电有多强,完全是因为充电速度慢给的机会”,这样说对,但又不完全对。其实换电和充电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他们更多是一种互补关系,正如崔总所说: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可以覆盖日常通勤、长途出行、紧急出行等场景,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共同解决新能源汽车的“补能焦虑”。

5)“4+1”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渠道模式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笔者一样,一开始对于“4+1”的概念并不清楚,崔总对其的解释是:“4”指的是,线下品牌中心、体验中心、体验空间、服务中心,“1”指的是线上商城,也就是我们的睿蓝汽车超级App,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选车-买车-用车”一站式服务,既省时又省心。

要做到这一点,跟之前提到的“换电生态圈”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的睿蓝用户生态平台的目的就是为用户打造更便捷的换电生活圈,以超级App、用户专属品牌IP、睿+服务三大利器为核心,重构“人、车、站、云”关系,打造新生态,创造更美好的换电轻生活体验。

总的来说,其实不管是生态圈,还是“4+1”,亦或是其他的产品等,其最终的目标还是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关键节点,从产品、选购模式、体验、安全保障、渠道便捷性等做了解决方案,力求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

技术底气

做好换电,我们说了,睿蓝所要做的最主要有两件事,一是牵头组织,二提供技术兜底,其中的“换电生态圈”就是睿蓝进行牵头组织的体现,那么睿蓝的技术实力如何呢?

睿蓝汽车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杨全凯曾提到:“我们的技术团队深度参与国家和行业换电标准的制定,迄今已发布换电相关标准30余项,在‘换电架构、换电站、换电车辆’等领域已斩获千余项技术专利,且即将实现首个签约城市地标突破,这对换电模式的普及意义非凡”。

而目前睿蓝的最直接的技术体现,应该就是“车-站-云”三位一体的架构了。这是睿蓝历史四年推出的新一代GBRC水晶架构,它包含了整车技术平台,换电补能平台,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用旭总的话来说就是将“车、站、云”构建成一体化的有机生态结构。

旭总还提到:“汽车进入智能化时代,必须从底层架构进行变革”,从架构的角度来说,或许睿蓝有自己的理解,但是笔者认为,处在当前这样有个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技术才是是一切的底层支撑,而显然,睿蓝已经有了这样的支撑。

5、B端包围C端

这里我们来谈谈为什么睿蓝在产品的市场决策上是先从B端市场开始做起的,随后再向C端市场进发。笔者的观点是,B端更容易做出效果来,原因在于目前的换电主要是为营运车辆服务的,因为这类市场对于补能的要求更高,不希望将更多的时间浪费在充电上,而且营运车辆数量多,有市场,标准也容易统一。

当然,睿蓝肯定不是专注于这一个市场的,只是想借助B端市场来进行宣传,最主要的还是上文提到的,让消费者去感受睿蓝的客户体验。而等B端做好了,再把基础设施、流程体验做好,自然C端市场就会被带起来。这就是睿蓝“B端包围C端”所要达到的效果。

无论公私领域,客户对“换电”的需求真实存在,在巨大的需求面前,加上睿蓝汽车推进路径操作性强,笔者认为这样的方式在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很有效果。

6、关于“换电”标准

很多人其实都很好奇,既然这么多人都在做换电,为什么还做不好呢?这就得说到换电标准的难点了。这里笔者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目前蔚来属于车企里面做换电的代表,但是之前笔者并没有将其当做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原因在于,蔚来的换电只能服务于自己的产品,如果是其他车企的产品就不行了,毕竟每家车企的电池形状、规格、容量等都不相同,大家彼此之间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标准。

接着往下说,或许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国家不能出台统一的标准呢?一句话——“众口难调”,这么多的车企,到底用谁的标准好呢?不管用谁的,其他车企也会不愿意,如果重新制定标准显然也会很麻烦,费时费力就算了,也不一定其得到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能各玩各的。睿蓝汽车要做的,并不是要去制定标准,而是成为标准,如何理解呢,这里我们就拿手机的充电接口标准举例。

用过早期手机产品的消费者一定知道,手机的充电接口除了目前主流的Type-C接口以外,还有圆形接口、扁宽接口、mini USB接口等,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在体积、数据传输、供电等方面存在劣势的接口就逐渐被淘汰了。而睿蓝的破局思路类似于赛马,谁坚持到最后,并且做大的必然就是标准。之所以敢这样说,并不是说睿蓝目前有了多大的成绩,而是在于行业内并没有人做大,而睿蓝所提出的观念又极具操作性。

站在一个围观者的角度来说,睿蓝在换电这条路上,确实给了我们很多不同的思路,当大家还在想着如何制定标准时,睿蓝已经走在更前面了,通过做好产品,打好市场基础的方式来吸引客户,让自己成为标准。对此,笔者也很期待,睿蓝能否实现自己的目标。

笔者观点:

两位高管、坦诚、直率的交流令人收获颇多,可以说他们重树了笔者对于“换电”的看法,从将其看做“异类”,到对其有更深的认知,明白原来这才是换电。坦诚地说,此次的专访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除了对于换电模式有了新的认知,笔者对于睿蓝汽车也有了更加不一样的认识。

从标准、主体责任、土地要素、成本及投资回报周期,到市场基础睿蓝汽车想清楚了破解难点的各种答案,睿蓝汽车换电思维体现的是“利他”原则,这是一切成大事者的前提;而睿蓝汽车定位“换电轻出行普及者”,轻出行体现的是能力(产品、技术、实力),普及者三个字是责任(行业、社会责任)。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显然睿蓝已经准备好了。

睿蓝换电,见龙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