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德国人造车 又教滴滴开车 小鹏在过山车上的一年
tangke
厂商要闻 · 2023-09-04 17:46

教德国人造车 又教滴滴开车 小鹏在过山车上的一年

8月28日早间,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宣布与滴滴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小鹏将发行占交易完成后总股本3.25%的A类普通股(约58.35亿港元)收购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

收购达成后,小鹏汽车将以全新品牌发布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新品牌代号为『MONA』,首款车型将面向15万元市场,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小鹏将为新车提供基于小鹏扶摇2.0架构的智能驾驶能力,滴滴则将为新车提供共享出行市场的生态与运营支持。

消息一出,即引发行业热议,当日小鹏港股股价一度上涨超过16.21%。

一个月内,小鹏已经放出的两记大招了。

大家还记得7月26日那个晚上吗?

当晚,大众集团宣布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大众以每ADR(美国存托股票,每股ADS代表两股A类普通股)15美元的价格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持有小鹏汽车4.99%的股权,成为继何小鹏(20.50%)、阿里巴巴(11.10%)之后的第三大股东,并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此次战略技术合作中,小鹏与大众集团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以及小鹏汽车的G9平台、智能网联和高阶辅助驾驶技术,共同开发两款在中国市场以大众品牌销售的B级纯电动汽车(BEV)车型,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这意味着,小鹏在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得到了全球最大汽车集团的认可,国产崛起的又一个里程碑。

半开玩笑地说,小鹏一个月内就达成了『教德国人怎么造车、教滴滴怎么开车』两大成就。

再聊点小鹏与滴滴合作的细节。

小鹏与滴滴合作的核心,其实就是收购滴滴内部代号为『达芬奇』的智能电动车项目,该项目先后与比亚迪和理想合作,目的是开发面向共享出行市场的定制车型。2020年11月,滴滴曾与比亚迪合作发布的一款A级车尺寸、售价为15.18万元的网约车定制车型D1,滴滴与理想的合作则遗憾“流产”。

这一次,小鹏直接收购滴滴造车项目的相关设计团队人员、测试设备和研发资产,不仅获得了一个接近量产的项目和研发体系,还收获了一张B端市场的入场劵以及海量的出行数据。

不仅如此,小鹏的『MONA』项目将会形成小鹏的第二品牌,其新车规划不仅面向B端的共享出行市场,还包括C端的个人消费市场。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沟通会上甚至对C端市场提出超过10万辆年销量的期待。

本次合作,不仅意味着小鹏要通过深耕B端市场扩增销量,也意味着小鹏准备将“科技普惠、智能平权”的愿景贯彻到底——为15万级市场打造一款具备小鹏XNGP能力的车型。

更重要的是,滴滴的网约车生态能够助力小鹏的加速在Robotaxi领域的布局。滴滴2022年年报显示,中国出行业务有4.11亿名年活跃用户,1900万名年活跃司机,小鹏即便拿下其中几十分之一,都能一跃建成中国甚至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车队,其提供的海量数据足以为小鹏的智能驾驶模型带来质变影响。

当然, 小鹏也要面对硬币的另一面——B端市场对品牌带来的影响。

一旦进入网约车市场,基本上就表明要暂缓品牌高端化战略。强如比亚迪、广汽埃安,进入B端市场后,虽收获了销量,但品牌认知也就固化了,最后只能通过推出新品牌才能继续冲高端。

小鹏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比起冲高端,小鹏更在意销量的扩张,无论这个销量来自个人车主还是B端用户。所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小鹏的重心可能主要瞄准中端的细分市场。

其实这个趋势也早有预兆,小鹏G6的定位就表明了态度。6月29日,小鹏G6上市,回到了熟悉的20~30万价格区间,全面对标Model Y。

其实这也是顺势而为,自特斯拉和比亚迪宣布降价的那一刻起,汽车行业的竞争就已经从产品性能和品牌竞争,切回到基于产业链效率的成本竞争。如果品牌本身已经打下了高端化基础,那还可以奋力一搏看看效果;如果此前并没有打下基础,在这个节点再冲高显然就不明智了。

对于小鹏来说,销量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也是活下去的先决要求。

是的,到了2023年,主题还是要活下去。

小鹏近一年的财报实在有些黯淡。

2023年Q2最新财报显示,小鹏汽车该季度总营业收入50.6亿元,对比去年同期74.4亿元,下滑了31.9%;净亏损28亿元,同比扩大3.7%;与此同时,小鹏Q2的毛利率下滑至-3.9%,而上年同期为10.9%。

不过,Q2总营收比起今年Q1的40.3亿,上升了25.5%;Q2小鹏汽车共交付2.32万辆新车,环比增长27.3%;截至二季度末,小鹏现金储备规模还有337.4亿元。

销量有所回温,何小鹏也对未来仍充满信心,他表示公司下半年毛利已经逐渐恢复,经营性现金流整体转正、销量也将不断走高,并指出已经拿下四万订单的G6在7月才开始大规模交付,其影响要在第三季度财报中才有所体现。

小鹏这一年,不只是市场表现跌宕起伏、战略合作动作频频,其内部人员结构也有不少变动。

去年底,小鹏G9失利后,小鹏内部进行了一次全面且彻底的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战略委员会、产规委员会、技术规划委员会、产销平衡委员会、OTA 委员会等5大委员会,此外还建立了E、F、H三个产品平台。

除了组织架构调整之外,小鹏的高管也发生了变化,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辞去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职务,将工作聚焦于产品;原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也离职赴任阿维塔科技副总裁。

人来人往,到了今年1月,小鹏迎来强力援手,前吉利系销售副总经理——易寒、前长城汽车的核心人物——王凤英。其中,易寒加盟小鹏任副总裁一职,负责市场营销和公关传播工作;王凤英加盟小鹏任总裁一职,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

王凤英到来,小鹏士气也为之一振,毕竟她是国内汽车行业响当当的风云人物,曾在长城汽车耕耘30年,负责长城的战略规划和营销,主导了长城汽车皮卡和SUV等爆款产品。加入小鹏后,组织管理层面的诸多业务最高权限已经向何小鹏与王凤英归拢——从今年2月份开始,设计团队、研发团队、生产团队、供应链团队和组织管理团队、流程制度团队都直接向何小鹏汇报;王凤英则全面负责产品规划、销售、品牌市场以及产品矩阵体系。

援兵到来固然开心,但过山车另一端,是吴新宙的离开。8月初,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离职小鹏前往英伟达。

众所周知,小鹏汽车的核心标签就是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驾驶,而小鹏智能驾驶的核心就是吴新宙。作为小鹏XNGP的核心功臣,即使放眼国内整个智能驾驶行业,吴新宙也是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人才。如今,吴新宙将赴任英伟达自动驾驶产品主管( Head of Automotive Products),负责智驾软硬件板块,直接向英伟达CEO黄仁勋汇报,可见其能力。

所幸,这是一次友好的和平分手。8月24日下午,在去新东家报到的前一天,吴新宙转发了何小鹏、黄仁勋与吴新宙的合照,并表示:“感谢小鹏亲自送到老黄这里。据老黄说,后面还是为小鹏打工,只是不用他发工资了。”

这也暗示着小鹏与英伟达接下来将会进一步深度合作。

接棒吴新宙的,是原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规划控制负责人李力耘博士。

李力耘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获得美国纽约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在加入小鹏汽车之前,李力耘曾在京东X-lab、百度美国无人车研发团队任职,主攻自动驾驶预测与规控方向。

2019年加入小鹏汽车后,李力耘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高级总监、智能驾驶决策规划算法和模拟器方向负责人,负责小鹏汽车高速和城市自主导航辅助驾驶系统NGP的研发。

何小鹏在长文中表示,接下来,小鹏的自动驾驶团队将在何小鹏和李力耘的带领下,奔赴城市NOA的战场。目标是在今年内完成50个城市的城市NOA功能落地,并且支持战略合作伙伴大众集团的合作项目。

外部合作一波接一波,内部人员调整一轮接一轮,所幸,小鹏今年的产品与技术依旧在稳步推进。

今年年初,何小鹏面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内部信,立下目标的同时也给自己鼓气,信中写道:新的一年,小鹏汽车要实现年销量20万辆的“小目标”,而给出的解决办法是“五款新车”。其中,两款是全新车型,而另外三款则是已有产品的升级换代,再加上其他技术层面的更新布局,希望帮助小鹏汽车在2023年更进一步,更具竞争力。

目前,新车的进度正在有序推进——

今年3月,小鹏在基本没什么预热的情况下推出P7的改款车型P7i,节奏相当迅速。新的P7i吸取了G9的教训,将SKU精简至4款,售价为24.99~33.99万元,提供702km和610km两个续航版本(CLTC标准)。

小鹏P7i的定价有一定幅度上涨,但考虑新车加入了激光雷达、支持小鹏最新的XNGP 2.0辅助驾驶(最低配除外)、自动驾驶芯片用上了Orin-X(除最低配外)芯片、最高算力可达508TOPS、全系标配电吸门、标配座椅加热通风、全新智能语音助手…等特性,价格似乎也可以接受。

另据传闻,王凤英参与了小鹏P7i的部分决策,包括SKU和定价,对消费者来说,调整过后的产品线有着更直观的逻辑,同时还有配件选装来满足更多层次的需求,这也可见王凤英更敏锐的市场嗅觉。

作为新势力中首个突破10万量产的纯电车型,巅峰时期小鹏P7月销量一度超过9000台,我们也很期待小鹏P7i换代之后的表现。

然后是6月份,小鹏全新中型SUV G6发布,共推出5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20.99~27.69万。小鹏G6是小鹏SEPA 2.0『扶摇』智能架构下的首款车型,搭载包括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EEA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Xmart OS 4.0智能车载系统、X Combo私人订制、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前后一体式铝压铸车身、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在内的诸多核心技术。

何小鹏在发布会上说,小鹏G6之于小鹏的意义,就像iPhone4之于苹果,他有信心小鹏G6能在两个月内成为25万元纯电市场销量冠军。

能够如愿以偿拿到销冠还说不准,但新车的产品力和定价已经得到不少消费者的认可。何小鹏表示,目前G6的订单已超过40000台,正与供应商一起全力提升小鹏G6(特别是Max版本)的产能,预计9月份小鹏G6的交付量将会显著提升,带动小鹏实现月交付突破1.5万。

接下来,小鹏还有三款新车。

一个是小鹏的旗舰SUV小鹏G9迎来改款。2022年9月首发的小鹏G9,搭载当时小鹏最强的技术,产品力固然在线,却因为复杂的SKU错失良机。开售头两个月,小鹏G9销量仅有百位数,到了12月才提升至4000台以上,综合全年销量仅有6000台上下,对于一款旗舰车型,这个成绩显然不及预期。或许新款小鹏G9在配置和价格上能够为我们带来一些惊喜。

然后是一款全新的MPV车型,估计大家也发现了,MPV现在成了新能源车的风口,包括不限于极氪009、腾势D9和岚图梦想家,已经在这个细分市场打得火热。现在小鹏也要跟进推出代号X9的全新MPV车型。

目前网络上已经有新车的路试谍照,不过所知信息甚少,只能推测车身长度或有可能超过5.5米,宽度或将达到2.3米。小鹏曾透露,旗下7座纯电MPV车型进展顺利,将会在四季度偏后期发布,明年开始规模交付。

按照何小鹏的“五款新车”说法,剩下一款可能是小鹏P5或小鹏G3i的改款,但从最近爆料来看,小鹏P5的可能性更大。

近日,一组疑似小鹏P5的谍照曝光。图片显示新小鹏P5的车头和前后包围的造型都进行了调整,整体风格更加圆润,前格栅也采用了全新样式。值得注意的是,新款小鹏P5前包围为一体式造型,疑似取消了激光雷达,仅在车头配备了6颗超声波雷达。

改款P7i、G9,新车G6、X9,剩下一款新车大概率是新P5,何小鹏的新产品矩阵正在稳步推进。除了产品方面,小鹏今年的技术成果也收获颇丰。

从高速NGP到城区NGP,再到全场景NGP,小鹏的智能驾驶是大多数消费者知道小鹏、认可小鹏的原始动机。

今年6月,小鹏开始在北京推送城市NGP,也让小鹏成为首家在北京城区内开放高等级辅助驾驶功能的车企;截至目前,小鹏已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上线城市辅助。同时,小鹏XNGP正在试验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无图模式,并在北京多个城区开放试驾工程版。小鹏城市NGP的目标是:2023年底落地50城,2024年落地200城,并持续开发无图区域能力。

与此同时,小鹏也将自身的智能化优势与『MONA』项目结合。

“两年前我提过,因为成本,没有车企能够在15万元级别推出有竞争力的全自动驾驶汽车,但现在我们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全流程降本,我现在的观点改变了。”8月18日小鹏汽车的业绩财报会上,何小鹏这样说,“我明确看到了清晰的可实现的路径和时间表,这让我们充满信心在主流的15万级别的纯电动汽车上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推动智能化普及。”

按计划,『MONA』项目的量产车型目标价格为15万元左右,具备小鹏基于扶摇2.0架构的核心能力,如果能够借此达成销量的正向反馈,对小鹏而言有望实现智能驾驶技术的商业闭环。

能够在新能源市场中站稳脚跟,小鹏靠的就是“科技”——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人车交互,这些构成了小鹏的产品优势,这也是黑暗中的小鹏,能够抓住的火炬。

小鹏过去这一年

从去年到今年,小鹏似乎一直都在过山车的轨道上:

先是旗舰车型滑铁卢、销量低迷、财报触底,然后高层人员变动、组织结构大改,今年慢慢开始缓了过来,年初援兵入场,小鹏P7i终于更新、小鹏G6上市并拿到4万订单,期间XNGP持续推进,到了7月大众入局、8月又牵手滴滴,接连放出两个大招,但这期间智驾核心人物又离职,好在接下来几个月还可以期待改款G9、改款P5和全新的MPV X9,往更远看,2024年还有与滴滴合作的车型,2026年还有与大众合作的车型。

如果非要总结小鹏的现在的状态,或许直接引用何小鹏的本人的话最为贴切:『我们好的时候没有想象的好,坏的时候也没有想象的坏』。

相关推荐
我来说两句

海报生成中...

生成失败

长按图片进行分享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微信 微博 头条
网站备案号:
粤B2-20040647号-22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3912号

微信公众号: Geek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