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落成,全新电动车型P7已下线

3月26日,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落成典礼暨全新电动车型P7下线仪式在广州举行。新工厂在属性上强调全球顶尖制造技术与中国本土化创新经验的融合。这一天还有一重特别的含义——1999年3月26日,第一台国产雅阁在黄埔工厂成功下线;而在26年后的同一天,象征着广汽本田战略转型决心的P7车型也驶下了生产线。

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总投资35亿元、年产能12万辆,集合了30多项全球领先、50多项国内领先、近60项Honda全球首次应用的技术工艺。作为“蕴新智远”战略落地的核心支撑和关键举措,新工厂通过全球顶尖制造技术与中国本土化创新经验的融合,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智造的技术生态。

数智化层面,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通过数字化与智能科技的深度整合,实现全链路数据贯通和智能高效柔性生产:通过MES系统与设备监控系统的100%数据连接提升生产计划与实绩联动响应速度;冲压车间采用全伺服生产线,最快3.75秒生产一个/一对冲压零件,零件生产完成后由机器人完成100%自动装箱。焊装车间实现了焊接100%自动化,应用行业首创的焊接AI检测,确保车身焊点100%合格;涂装车间采用行业先进的定量机和喷枪系统实现100%全车自动涂胶,结合视觉定位系统,打胶精度达到0.5mm;总装车间整体自动化率达到国内汽车行业水平近3倍,导入零件自动配送AGV及直供输送线,实现物流效率提升25%。


新工厂集合了30多项全球领先、50多项国内领先、近60项Honda全球首次应用的工艺,并结合国内最新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生产设备,确保新能源时代依然能造出用户最放心的车。例如,全流程RFID智能MES系统为每台P7生成“数字ID”,集成生产环节上万个数据,实现从冲压到总装的全生命周期品质追溯。

在零碳实践这一领域,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以“极致绿色、极致零碳”为目标,通过全流程绿色生产和全方面节能降碳,实现“投产即零碳”,重新定义绿色智造的行业标准。

原材料上,在Honda全球体系内首用低VOCs双组份清漆涂料,车身涂装100%用绿色低挥发性涂料;生产工艺采用锆化薄膜前处理工艺,实现有害重金属废水100%消除,含磷废渣100%消除;升级行业领先的AGV换纸盒干式喷房,实现喷漆废水0化;环保治理做到废气100%收集,VOCs单位面积排放量比排放标准低78%。节能降碳上,导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敷设22MW光伏发电系统,并通过数智化高效制冷站、余热100%利用等提升能源效率。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已于2024年12月19日获得由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颁发的碳中和声明证书,实现“投产即零碳”。

而作为广汽本田从“燃油经典”向“智电先锋”转型的关键过渡,全新广汽本田P7在安全性和品控上也做了额外的功课。比如在安全性上,其车身高强度钢占比高达68%,其中热成型钢占比25%,融合高级兼容性车身设计,扭转刚度达到4万牛·米/度,标配13个安全气囊,荣获2024年CCB中国十佳车身。

硬件上,P7应用宁德时代和Honda高标准定制的90度高能量密度三元锂大电池,续航能力出色,电池采用12000吨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比传统焊接更坚固,碰撞安全性能远超行业标准。

而在品质方面,P7的耐用性和品质感也实现了同级别的全面跃升:其车身采用全方位铝锌涂层防腐防锈,搭配高耐性持久透亮2K清漆工艺,相比传统1K清漆,漆膜厚提升50%、漆面平滑度提升57.8%,流平性更佳,耐酸性提升97%,耐擦伤性提升28%。

基于“2045年前(力争2040年)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企业碳中和战略,广汽本田通过新能源工厂、红树林生态保护行动等深度绿色实践,努力成为汽车行业碳排放管理领跑者;围绕“2050交通事故零死亡”企业安全愿景,广汽本田扩大Honda SENSING 360+等智能安全科技的应用以及“安全中国行”等道路安全教育活动,守护所有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只有将技术深度、责任高度与用户温度紧密结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穿越周期,实现长远发展。从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开始,一个“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的广汽本田变得更加清晰。

共0条评论
加载中...

评论

收藏

加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