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电动车的赔钱,搞燃油车的赚得盆满钵满?电动化又被质疑
虽然电动车在全球市场渗透率逐渐提高,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燃油车仍是主流选择。

曾经炮轰电动车的丰田章男,如今好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鸣。

最近关于国外一些车企“重拾内燃机”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在电动化不断推进的当下,难免给人一种“开历史倒车”的感觉。

不过,就事实而言,也并非网上流传的那么夸张,只是大众、奔驰等一些车企宣布减少了对于电动化的投入、或者推迟了原本计划中的电动化进程。但即便只是如此,依旧令不少人产生了“电动车不香了”的疑虑。

对于车企来说,如果强行推行电动化会让自己的利润遭受损失且痛苦,但继续在燃油车上躺平则会轻轻松松地赚得盆满钵满,那必然要选后者。

拿电动化转型最不积极的丰田来说,去年丰田汽车集团一共卖出了超过1120万辆车,燃油车依旧是其中绝对的“扛把子”,电动车的贡献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纯电渗透率垫底并不妨碍丰田成为全球最赚钱的车企。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积极拥抱电动化的车企,却历经坎坷。比如大众,花了70亿美元打造了MEB纯电平台,接连推出了好几款车的ID系列并没有取得市场的广泛认可,连同面对电动化表现比较积极的迪斯也被“弹劾”了下来。

除此之外,奔驰、宝马等车企在电动化的进展上也都不顺利,所推出的电动车型普遍走到了需要以巨额的降价幅度来吸引用户的程度,但即便是如此,销量也没有太大的起色。

固守燃油车的继续闷声发大财,倒腾电动化的搞得灰头土脸还不挣钱,如果这么看,国外的这些车企推迟电动化倒也在情理之中了。毕竟,都还是要吃饭的,没有谁会跟钱过不去。

长久以来,燃油车的主动权一直都掌握在国外的汽车巨头手中,这也是他们所擅长的战场。切换到电动赛道,完全是个陌生的场景,就像满级大佬要重新变成新玩家开拓新副本,多年的积淀也全无用武之地。

况且,这些车企背后的资本还有产业链也不允许其针对电动化做出那么快的转变。汽车工会的抗议、迪斯的“下课”就是最好的例证。

另外,国外的实际用车情况与国内也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也在影响车电动车的渗透。比如说国外车主的会有着更多长途用车的需求,电动车的续航与补能就是一大问题,并且国外的充电设施布局与建设本就不足。

再者说,一些国家的油价相对便宜,电动车的用车成本优势在那里也并不特别明显。再加上,国外的电动车价格普遍比燃油车高许多。因此,对于很多国外的用户来说,相比于电动车,继续购买燃油车似乎会是更加明智合理的选择。

但不管怎么说,电动化都是大势所趋。目前一些车企推迟电动化进程,只是出于自身盈利以及实际情况的考虑而做出的“缓兵之计”,最终还是要走到这条路上。只不过这个转变的时间,可能要比预料中长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