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电 行业频道】就在3月19日,OPPO、vivo各自发布了OPPO R15、vivo X21系列新机,3K5档的售价也瞄准了“较为空白”的中高端市场。
看看科技圈的小伙伴都要忙慌了,毕竟占据中国手机市场半壁江山的“OV”都在同一天发布了新机型。
虽然R15、X21并不直接对标市场上的千元机,但受限于上游供应链,要足够的出货量就必须使用随大流的方案。为了避免同质化,这两款手机即使都用了被人唾弃的“留海屏”,但在其他地方都尽力打出了差异化的牌,例如X21的屏内指纹识别、jovi AI助手、DeepField音效等等。
伴随着R15、X21的推出,中端智能手机市场又将迎来一场风腥血雨。
「 “精品策略”+“渠道为王”」
回顾17年国内手机市场,OPPO、vivo合计卖出了1.5亿台智能手机(7755万+7223万),占据国内33%的销量份额,超越华为&荣耀。OV之所以能占据国内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除了依靠“精品策略”(O主力R系列,v主力X系列,均成为爆款)之外,还离不开一直深耕的线下渠道。
君不见小米雷总也豪言要在两年内开200家小米之家么?
说到深耕线下渠道,汽车的销售就更倾向于遵循这种模式,比如现在相当常见,并且受到市场认可的4/3/2S店,车企把汽车生产出来之后,再交由他们在不同的地方销售(中间代理商、分销商等环节本文不展开讨论)。
但“奇葩”总会有的,例如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特斯拉就没有采用这种模式卖车,取而代之的是线下体验店+线上销售相结合的模式。
「 为什么特斯拉要如此“独立独行”」
特斯拉的直销模式可以简单总结为如下几个步骤:1.客户到门店体验,有意向购买的预约试驾→官网预定,支付定金→特斯拉工厂接单,定制化生产→客户支付尾款,到店进行车辆交付。
至于为何要采用这种模式,或许有下面的几大原因:
打造统一的用户体验
就像你无论在北京路的麦当当吃个麦香鸡,还是在市二宫的麦当当吃个麦香鸡,无论包子大小,味道或者坐在店面的感觉都要求高度一致的,不然就会影响口碑。
特斯拉也需要通过官方体验店给顾客统一的用户体验。
传统的汽车品牌经销商(4/3/2S)在门店装修风格、售前/售后服务甚至车辆的最终售价都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这对于像特斯拉那样还在塑造品牌的新兴车企来说相当不利。
再加上特斯拉的车型种类也撑不起一家传统4S店的店面。
未雨绸缪的库存压力
传统的汽车销售渠道“厂”和“商”是矛盾对立的,例如主机厂经常把车先卖到经销商处,经销商仓库存了一堆车,再卖给顾客。有数据显示,经销商的存货周转天数是主机厂的2~3倍,也就是车都积压在经销商的仓库,如果车卖不出,经销商在亏钱的同时也会埋冤主机厂了。
李嘉诚说过: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经销商都埋冤日子不好过,还怎么给你好好卖车?怎么给你提供优质的服务呢?
当然,在这方面特斯拉现在还是“未雨绸缪”,毕竟它哪来的库存…
获得用户第一手资料
“你看似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因为你才是产品”——Tim Cook
如果从经济学角度看,这就是所谓的“双面市场”,即一面对个人免费,一面对公司收费。很多公司通过免费的服务(例如RSS订阅、搜索引擎)在不断收集你的个人数据,并分析你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向你定期推送针对性的广告。
别随便在网上买充气娃娃,不然网页小广告就会出现陌陌这类的交友软件了…
顾客通过特斯拉的官网直接订购车辆(或是在体验店留下预约试驾、购买意向等信息),特斯拉便能获得第一手的顾客资料,再加上车辆账户系统绑定,从买车到日常使用的信息都掌握在手,这对于特斯拉来说是相当有价值的。如果是传统的4S店,资料就落到经销商/销售手里,主机厂基本不能直接拿到。
电动车自身限制
传统的经销商受限于主机厂的管控,仅依靠卖车并不足以维持生计,因此其利润更多来自于汽车金融、配件销售、售后服务等等。但和汽油车相比,电动车不需要换机油、去积碳这样的保养环节,因此也不会有人愿意使用经销商的模式去卖特斯拉。
当然,特斯拉也可以通过线上销售的模式直接获得利润,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对于特斯拉则是“没有中间商分利润”。
说到这里,难道线下体验店+线上销售这种模式就百利而无一害吗?
No!体验店因为对选址,装修以及人员培训有统一的要求,因此店面铺设速度相对较慢,再加上体验店都要开在闹市区(不然谁体验?),因此运营成本要比开在市郊的传统4S店高得多。
另外以特斯拉为例,车辆在顾客下订单后再进行装配生产,因此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提车。例如你现在订一台Model S 75D,需要等到5月下旬才能交付。
「 线下体验店+线上销售的模式谁在效仿?」
1.新兴品牌
2.电动车
效仿特斯拉模式的车企都有以上2个特点,因此我们很容易在一众造车新势力或是传统汽车的新品牌当中找到例子。
蔚来:NIO House
蔚来的NIO House(蔚来中心)已经在北京、上海以及广州开业,NIO House和特斯拉体验店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统一的店面风格、高标准而且口径一致的店员,用户也可以在店内了解蔚来的文化或是静态体验车辆。当然,NIO House还多带了一个“蔚来生活社区”的属性。
北汽新能源ARCFOX:进驻潮玩店
如果说自建体验店花费大,那北汽新能源ARCFOX给出了一种更为巧妙的解决方案。
在今年年初,北汽新能源ARCFOX LITE车型就登陆了杭州的潮玩聚集地奇客巴士,数码产品与ARCFOX LITE的客户画像有不少重叠之处,因此消费者在店内可以体验数码产品之外,也更乐于体验LITE车型。
而与特斯拉或是NIO House相比,进驻3C数码体验店模式似乎更能增加我们对ARCFOX的认知程度,但成交转化率有多少就真是大写的问号了。
除了刚刚提及到的两种模式之外,现在包括苏宁、天猫都打出了“汽车超市”这样的新玩法。除了支持常见的网上挑选、预定,超市试驾、提车之外,还提供诸如违章代缴、二手车买卖咨询、会员俱乐部自驾游组织等延伸服务。就像你在商场买个烤箱,再送你一套烹饪培训课程一样,很好地维持了客户关系。
至于像特斯拉这样的单品牌体验店+线上销售,或是像苏宁/天猫汽车超市的模式能不能取代传统4S店?我认为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只要第三方厂商具备专业的维修技能以及原厂配件,那4S店就没有多大优势了。
(图/文/摄:皆电 黄嘉威)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