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官方举报比亚迪##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部分车型# 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已在4月11日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等部门递交举报材料,主张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等产品的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超标,可能违反相关的环保法规。
随后#比亚迪回应被长城汽车举报# ,针对性地发布声明称,长城在上述举报材料中的送检车辆不符合“完成3000km磨合后再测试”的国标要求,主张检测报告无效。
从双方各自的声明来看,这次举报仍然在受理之中,相关部门尚未发表结论性的东西;不过,这起事件有几点耐人寻味的地方——
1.比亚迪的回应其实有些避重就轻的意味:“3000km磨合”的过程,并不能改变常压油箱相对于高压油箱系统在蒸发物控制上的劣势(可以参考配图中的表格);换言之,比亚迪目前只是在设法先否认问题存在,但暂时还没有给出更有力的反驳凭据。
2.比亚迪其实在2021年已经注册、并于2022年10月公布了一项回收燃油蒸汽的汽车油箱专利(见图4),但考虑到长城在举报公告中声称“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到被发现之日止未超过2年”这一点符合举报立案的条件,最可能的情况大概是比亚迪这边的专利还没大规模上车。
3.话说回来,“由竞争对手举报特定品牌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这一行为方式,我个人是不认同的,原因很简单——瓜前不拾履、李下不整冠,这种事消费者联系第三方机构取证也好、内鬼自爆也罢,怎么也轮不到竞争对手来做。在自主车企间舆论战环境早已是遍地狼藉的当下,这么做对双方都是两头不讨好。
要知道,即便是规模更大的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以及由此牵连出的同时期其他德国车企),也都是借助内部员工爆料才得以发酵的。
4.无端联想:如果这次举报被坐实,那么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之前的汽车环保/效率方向的认证,公信力还有多少呢……
随后#比亚迪回应被长城汽车举报# ,针对性地发布声明称,长城在上述举报材料中的送检车辆不符合“完成3000km磨合后再测试”的国标要求,主张检测报告无效。
从双方各自的声明来看,这次举报仍然在受理之中,相关部门尚未发表结论性的东西;不过,这起事件有几点耐人寻味的地方——
1.比亚迪的回应其实有些避重就轻的意味:“3000km磨合”的过程,并不能改变常压油箱相对于高压油箱系统在蒸发物控制上的劣势(可以参考配图中的表格);换言之,比亚迪目前只是在设法先否认问题存在,但暂时还没有给出更有力的反驳凭据。
2.比亚迪其实在2021年已经注册、并于2022年10月公布了一项回收燃油蒸汽的汽车油箱专利(见图4),但考虑到长城在举报公告中声称“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到被发现之日止未超过2年”这一点符合举报立案的条件,最可能的情况大概是比亚迪这边的专利还没大规模上车。
3.话说回来,“由竞争对手举报特定品牌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这一行为方式,我个人是不认同的,原因很简单——瓜前不拾履、李下不整冠,这种事消费者联系第三方机构取证也好、内鬼自爆也罢,怎么也轮不到竞争对手来做。在自主车企间舆论战环境早已是遍地狼藉的当下,这么做对双方都是两头不讨好。
要知道,即便是规模更大的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以及由此牵连出的同时期其他德国车企),也都是借助内部员工爆料才得以发酵的。
4.无端联想:如果这次举报被坐实,那么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之前的汽车环保/效率方向的认证,公信力还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