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续航”不要“唯续航论” 几何的新哲学
厂商要闻 · 2020-06-21 21:33

对于几何汽车未来的产品规划跟运营,几何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刘智丰先生、吉利新能源开发中心副主任李常珞先生、吉利造型中心外饰设计总监潘天蔚先生也在随后的媒体专访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此次的深港澳大湾区车展中,几何C作为几何旗下第二款车型在6月20号首发亮相,同时现场公布预售价为13.98万元起。对于几何汽车未来的产品规划跟运营,几何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刘智丰先生、吉利新能源开发中心副主任李常珞先生、吉利造型中心外饰设计总监潘天蔚先生也在随后的媒体专访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几何C能量首秀媒体专访 未来推更多车型完成几何使命

问:刘总过来之后,会给几何汽车带来怎样的新玩法,会给媒体怎样的预期?

刘智丰:上任不到两个月,几何品牌从去年发布到现在也就是整整一年的时间。在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吉利去年排在第四位,市占率达到7%。吉利对新能源的定位,也是希望能和乘用车有一个相符合的的匹配度,市占率也要排在前列。应该说,去年我们表现也非常不错,几何与吉利新能源加在一起,我们去年也接近了5万辆,也基本上达到了我说的目标,排在第三,还是可圈可点的。

几何出来之后,我们定位为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的中高端纯电品牌。吉利汽车新能源品牌对应的就是几何。

今年我们发布了几何C,几何C是主打跨界SUV的市场,几何A是主打纯电轿车市场的,可能在今年10、11月份还要继续发布几何的新一款产品,专门为网约车、出租车市场打造。几何品牌将来还会推出更多的车型,来完成几何未来的使命。

说到使命,围绕着我说的大前提,吉利汽车新能源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前几名是大前提。

几何在品牌层面也有了新目标,去年我们强调 “纯粹的力量”,今年我们5月增加了“互容、开放”这个大的背景。5月10日,几何汽车发布了几何+科技出行创意共创平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们希望几何+未来能成为汽车行业的安卓,希望能给更多人提供一个共创的平台,一个技术开放的平台,一个创意者的孵化平台,一个能实现梦想的平台。所以我们希望从几何+的角度给几何赋予更多品牌的使命,从纯粹到未来的互联网基因的强化。在几何C上市的发布会上,会有几何+更好的落地,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几何这个大的品牌家庭里来。

以上是从产品和品牌上来讲。

从渠道的角度来看,未来在以私人为主的市场,像北京、杭州、深圳、广州、上海、天津这6个城市,基本上新能源不限购的城市,我们准备在一种传统渠道4S店的基础上,增加几何E店、几何E家等,通过商超的模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搭建更多的互动平台。

另外,我们也希望借鉴别的厂家的成功经验,比如说利用我们曹操专车的平台,帮我们更好的体验几何汽车,包括吉利新能源的这些车型。比如说推出合伙人制度,我们还需要与经销商一起探讨,合伙人制度怎么做更为有效。同时,我们也希望跟更多的新兴市场合作,未来可能在驾校的培训车上也会有新的突破。

2020年到2023年,国补的机会可能也没有了。我们也会根据大的国家产业政策,及时调整策略。

核心的一条,几何汽车就是吉利汽车旗下的中高端纯电品牌。未来吉利新能源对应的就是几何。未来可能会把这一块做得更精准,也便于传播、便于理解。

1到6月份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的产能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现在开始,随着几何C的预售到上市,下半年相信会有更好的市场表现。希望今年几何在新能源的市场份额,跟达到吉利在乘用车市场份额的水平,这是我们的目标。

问:从几何A到几何C,几何内部在做怎样的准备与调整?因为从LOGO来看,之前有几何的标,现在是英文的标,有一些变化。

刘智丰:客观地讲,我们当时推出几何的品牌,也希望成为新能源市场的第三股力量,当时已有的一种是新势力、一种是传统汽车厂商,所以当时我们推出全新的品牌,也是希望给大家一个全新的体验。我们依托的吉利有很好的优势,底盘、操控、车的制造工艺,这是很多新能源汽车厂商做不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希望几何能慢慢回归本位,一定要和吉利捆绑在一起,就是吉利汽车中高端纯电品牌,这样在传播定位上也比较清晰。大家都知道吉利汽车集团下当然不止吉利汽车,还有其他的品牌,但吉利汽车的电动车品牌就是几何。

我们从研发到李总这边的电池、电池包,包括整个能量控制管理的系统,包括曹操专车,亿咖通的这套系统,包括未来整个专业销售汽车的平台,还有几何销售公司,是一个完整的业态。

为什么我们敢说几何经历了三千万用户50亿大数据的考验?因为大量的新能源车,通过曹操平台在跑,证明我们的产品是得到广大消费者检验与认可的。    我也希望,用户会觉得吉利的新能源,包括几何汽车一定是买得最放心的。刚才李总介绍的我们续航,能量管理控制系统,毫无疑问,一定把客户的焦虑消除,因为吉利的制造、管理和工艺水准在那儿。

未来,通过吉利汽车更好的为几何赋能,这个跟以前比是完全有新的不同。在产品上,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几何的新产品入市。

问:您刚才讲的今年几何会做网约车,今年会有新的车型。未来,在战略上,几何会不会有一个远一点的机会,比如说大众在几年之内推出多款车,未来几年有没有大的战略规划?这是第一个。另外,现在的新能源车创造了很多新的营销模式,在产品全价值链上,我们有些什么样的想法?谢谢。

刘智丰:从产品的方向来看,今后我们还会有不断推出几何的新产品,研发中心也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因为这是一个产品战略规划,我们会在合适的时机公布。只不过目前的状态,因为吉利是一个上市公司,有些披露必须按照程序来走。

第二个,您刚才提到的这些,我也看到了蔚来等新势力,在营销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大胆的尝试,都做得很好。因为几何C离真正上市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我们现在准备了很多很精彩的方案。 我的想法是在营销的这些方面上,一定要给消费者更多落地的保障,让消费者能够感知到。针对客户的一些抱怨点、顾虑点,我们都会有针对性的想法。比如说下个月,我们可能会去沙漠挑战,大方向还是围绕真续航走。我想在上市的时候,一定还会像今天的首秀一样,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要让消费者感受到你的价值比他的预期更高。

问:您提到去沙漠做续航挑战,现在的新能源车续航已经提升到了650km,这一块请您怎么看?

刘智丰:其实续航里程达到一定的数值之后,长度不少最重要的,某种程度上续航里程也不一定是越长越好。而是同等的车重的前提下,你的能量释放得最大,才是最好的。所以我强调的是,在这个价位上我们的续航是真实的,而同级别的一些产品续航真实性是有很大问题的。包括我们7月份推出沙漠新能源汽车的挑战赛就是这个概念,有些车标多少都一样,因为用户很怕,对他们的真实续航数心理没底,而我们的就很靠谱,跟用油差不多。

前几天媒体平台找了30多个车型放在一起,在北京搞续航的检测。最后评价最好的是几何A,因为他的续航是经过实验检测的,公布的数字是多少,显示就是多少。所以不在于厂商宣传的续航是500km还是多少,而应该要保证那个价位上我承诺的东西一定是最靠谱的。

目前续航的问题根本不在于长度,而是在于真实度。我们特别强调的是真续航,就是要说到做到。对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来说,买500km、600km没问题,但是一定要是真实的。请李总再补充解释一下我们的能量管理系统,我真的认为我们做得非常好。

问:目前市场上确实是有这样的误区,觉得电动车就是要不停堆叠续航里程,我们也做过一些调研, 500公里左右,这是大部分用户的心理预期,当然在一般城市里400公里也是够用的。在技术上,仅靠堆电池意义不大,首先空间不一定够用,其次车做得太重,对用户来说也是叠加了成本。

我们追求的是整个系统真正的核心能耗,在这个方面我们是追求极致的,这次也是我们吉利积累的核心技术的一次正式发布。

几何C的电池包在整个行业中是非常领先的。同时在热管理的这些系统上去琢磨去改进,也是别的很多公司没有做到的。包括我们的核心算法,在VCU和BMS的核心算法上,我们也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低温下的衰减、续航里程的衰减,是用户抱怨比较大的部分,这些问题在几何C上得到了有效解决,真正让用户体验到这些核心的系统的好处。我给你500公里,我就可以真实的给你500公里,对用户来说就觉得物超所值。有可能我们宣称700公里的,但是有可能实际开下来只有500多公里,那落差感就非常大。所以在核心技术上,吉利的电动车,它的续航里程是有一公里就是一公里,是实打实的,这是我们非常自豪的核心技术。

刘智丰:补充说一点,我们很自信的说,在这个级别,能量控制的管理系统上,能量的管理系统上,我们是最牛的。小鹏汽车,因为我们的大小尺寸比较接近,不是说他一定是我们的竞品,他有很多他好的地方。但是在这一块的比较上,我们标的550公里,他标的520公里,而且我是100%承诺是真续航。第二个,它没有我讲的Ibooster第二代刹车控制系统,它也没有热泵空调系统,我都有,所以我对我们的续航是非常有信心的。

另外,在车辆的工艺水准上,我们的稳定性,噪音的控制,风阻的设计,没人可以跟我们比。我们很自信,新能源在这个档次的车,我们是最好的,各方面体验都是最好的。

问:您对几何这个品牌的消费者用户生态的描述是怎样的?几何+我们提到了,但是我们感觉是一个蛮开放的,可能不一定是仅仅面向车主开放,可能会对一些感兴趣的,有创意的人都开放。我想知道怎么样打造用户生态?因为这几年看到蔚来也好,威马也好,他在用户身上是做得非常强的。几何品牌未来也会在网约车市场寻求发展,按照中国传统的理解,这个产品哪怕是一个精品,高价值产品,一旦往那个市场靠,客户的心智认知就会受影响。

刘智丰:是不同的产品,几何C是不会做网约车的,但是会有别的车来专注做网约车。因为网约车这一块对车的需求不一样,比如说网约车更多要求经济化的,可能对科技配置、舒适性的要求没有那么高等等,我们做的方式又不一样了。

将来我们的品牌一定要讲得很清晰,哪个车一定是私人消费的市场,哪些是网约车,原来几何也在考虑很多,我觉得要切割清楚,这样就非常好的把市场布局了。

我以前不会讲,中国的新能源市场,除了我刚才讲的这6个城市,其他城市,有时候会讲45%的个人消费,55%的是公户,其实这是伪命题。个人消费已经占到了10%,85%都是公务车、网约车。很多地方买电动车的用车是双向的。包括深圳这样,我问了很多,85%的客户都是两边兼顾的,平常可能上下班,有闲时就挂在网约车上,这也是新能源汽车特别的生态。

我相信电动车一定会成为非常的普及。一个是充电的便利性,一个是电池的成本下降之后。现在充电桩4月底大概是128万,每年大概以30%的速度在增长,到那个时候如果达到300万,中国的各大主流城市,因为深圳的标准不同,现在在慢慢统一,达到300万的时候,整个电动车就跟一个加油站一样了,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因为现在很多老小区没有办法装充电桩,为什么要买电动车呢?就有这个顾虑。未来如果随便到哪儿充都很方便,而且充一次电能跑一周甚至是十天,没有问题了,和加油一样。所以这个顾虑就慢慢消除了。凡是使用过电车的人几乎不再想购买燃油车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它的便利性上有很多独到的地方,包括驾驶的静音、加速性能等等。如果家里有充电桩,充完电之后再也不会考虑油车,太方便了,晚上一下班充就完了,上班就开走了,比加油还方便。要考虑大众的受众,还有个人消费的群,比如说新小区,相信电动车在未来三五年,一定是是非常大的增长。

尽管工信部规划2025年纯电动达到25%的占比,可能有一定的挑战,但是我觉得这个方向没问题,只不过是2025还是2026、2027,达到500万,而且电池一旦有了突破,充电桩设施完善,这两个核心只要一突破,我认为基本上就是电车的时代。电车时代到来真的是这样,很多人说2035全部电动化,我真的相信这一天,只是需要一个过程。

还有一个话题我比较感兴趣,现在大家都在找粉丝运营,包括对客户的关爱等等,包括蔚来、特斯拉、小鹏都做得非常好,我们几何之后也会强化。几何A、几何C的车主在粉丝运营方面,让用户体验方面要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我们要强化的,我们怎么强调电车消费的理念怎么跟传统车不一样,让他感知到更多的关爱,这是我们想下一步在几何的品牌赋予更多的。

最近我们在渠道方面也在强调轻量化,汽车在强调轻量化,不影响安全性的基础上减了50公斤。经销渠道上也需要轻量化,可能更需要跟消费者零距离的接触,可能会跟电车更多的感兴趣,如果只是传统的4S店,他对电车的消费理念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商超,比如说在深圳大概有5家的几何E店展示,跟消费者更多的近距离接触,用几何+这个APP,让客户感知到更多的与众不同的消费,客户的需求有哪些痛点,我们一一去解决,让他感知到几何在对客户的关爱上,感觉到与众不同的地方。

问:我想问李总,前段期间不是电池行业打得比较厉害吗,技术派在打仗,争论未来的电池方向。吉利要想在电动车领域有自己的一席之位,像乘用车一样排在市场前几的话,在电池方面的储备,或者是对未来的理解应该有自己独到的东西。所以我想问李总,比亚迪他们那些技术,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对于吉利,我们在三电系统上,有些什么样的规划,如何把握这种潮流。比如说固态电池会出来吗?大概会在什么时间出来,怎么解决?你说续航几百公里这个不重要,电池度数的多少堆积,能量密度是考量的标准,我想问三电系统的储备。

李常珞:第一,关于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他只是把电池的尺寸做了转变,最后使得整个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提升了。为什么我们会有电池包密度,电芯同样的密度,电池包做出来就应该一样,其实不是。电池同样的密度,但是不同的人做出来的电池包,能量密度就不一样,这就是空间利用率。这个也是吉利现在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比亚迪的技术应该是有他的先进性和优势,但是也有他的一些工艺上的问题,我们也是评估过的。未来我们也会用到CTP的电池,包括我们吉利自主开发的电池。宁德时代的技术已经公布了,它的原理和刀片式是接近的,两者都是极大的利用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而且从我们的评估来说,我们的比刀片式的空间利用做得更好,所以未来我们推出的电池包将会利用得更好。

这是空间体积的利用,这是物理性的,这个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比较简单的。

其次是关于磷酸铁锂和三元之争,确实三元电池在前期确实出了一些安全的问题。三元最大的优势还是成本,在同样的空间尺寸上,三元能装下的电量能量密度是最大的。同时我们觉得三元的安全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其实是可以解决的。只是在做设计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全面的、充分的考虑这个安全的设计。在吉利来说,我们是绝对的首要考虑安全性的问题。磷酸铁锂有它的优势,但是续航里程不会太高,而且整个车的重量就会很重,所以是各有各的优势。这两个技术不能说谁好谁坏,因为吉利也会使用两种技术,都在后续的产品中都有体现。所以,两者之争,目标是为了给用户怎么体现出更好的产品,磷酸铁锂安全、寿命是他的优势。但是三元现在的寿命也在体现,宁德出现了200万公里的电池。所以三元市场还是相当不错的。吉利大部分的车辆,包括几何,还是走在三元的路线上,在适合的情况下也会推出一些磷酸铁锂的产品。

这是电池这部分的技术问题。

其他的三电系统,就是集成度。三电很大是从2015年就开始做了,当时大家都知道,三电系统的三个东西都是分开的,损耗方面就会增加。后续随着技术的发展,集成度越来越高,集成度高了以后,相应的连接东西少了,传递的效益就会提高。包括整个电控系统的开发技术,电驱系统的效益会提高很多。

吉利的优势,就是吉利现在的三电系统全部有自主研发的能力,而且很快都会有相应的,包括现在已经有相应的产品出来了。包括电池包,我们也有另外一个核心的技术,今天不太方便说。我们完全是自主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核心的电驱系统,我们也有,应该在明年的产品中就会有体现。

同时,在电池、充电机,三电核心的系统中再融合,不是一个纯的物理集成,物理集成是简单的堆叠,比如说电驱系统,现在还是物理集成。未来,会是电集成,因为现在的控制器越来越多了,本身的成本也会高,相应之间的连接也多,产生故障的可能性够更多。未来控制器和控制器之前会做很大的联合,这个前提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研发能力,不可能靠供应商做,很多供应商是做不到的,不同的供应商之间有不同的利益取舍,所以我们自己内部来做,有很多的产品在做,而且很快会推出来。所以如果电的集成会越来越多,包括控制器的方面做得更好的话,未来的控制器减少,成本降低了,同时效率也可能再一次提升,这个对于电动车的未来来说,是很核心的。这个方面吉利掌握了非常高端的技术,未来这个完全可以媲美特斯拉的,我们要承认特斯拉确实有它核心的一些东西,因为它做得比较早,但是现在目前来说,吉利也是属于做得比较早的了,我们也很早就涉猎了这个方向,在后续的产品中一定会有所布局。

我们相信吉利在核心技术的掌握上,包括领先性上,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

13.98万的纯电SUV偏爱极简风?实拍解析几何C

问:想问潘总,今年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燃油车生产的新车,大家都说他是电动车,比如说你们的Icon,比如说长安的UNI-T,大家看到的第一眼都说这是电动车,不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燃油车看起来像电动车?比如说几何A的外观,我个人觉得是值得争议的,几何这一年的表现。今天看到几何C,跟几何A的前脸也差不多,只是他变成了一个叫法。我现在担心后面出来的,面对网约车市场的又是怎样的?如果这就是几何的DNA的话,是不是定了DNA?如果是这样子,我觉得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说辞去解读这种设计的未来感,必须要说服消费者,说服媒体,让大家都觉得它美,大美,美得跟其他的完全不一样,这一块工作要做。因为我们在北京接触这一块的人比较多,关注几何的人很多,但是感觉成交不多。潘总,您对几何的设计,比如说外观方面,包括未来几何的车型,因为现在今年、明年、后年的肯定已经定了,后面的跟现在看到的有没有区别?以及怎么样在市场上参与竞争?现在同级的那些汽车品牌也在做这些车型,他们在这些方面,你们内部是怎么评估的?

潘天蔚: 第一个问题是说为什么现在,包括我们自己的Icon也好,长安的UNI-T,都越来越看起来像是新能源车,这是一种趋势。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认为这是一种美学的趋势。所以我们从设计的角度,认为越来越多的电动车会不断的影响消费者的审美。消费者也会开始逐步接受或者是开始逐步倾向于比较偏向新能源和电动化的审美,所以大家即使在做传统燃油车的时候,也会考虑把这种审美的因素,这种美学的因素考虑进去,让产品看起来是已经模糊了传统燃油车和电动车之间的界限,让它开始美学上越来越趋同,越来越一致化。就代表着设计师一直是想得比较远,才能做出来的东西。

接下来是对于从几何A开始,各位老师可能有一些疑问,任何一个新的品牌,包括这个品牌里的产品,为什么我们说设计DNA?DNA就像人生命中的一些最根本的东西,也是在不断的塑造。刚开始的时候就一定不是特别成熟,因为大家都还在摸索方向,我们不断的从几何A开始,因为汽车设计也是工业设计的一部分,工业设计强调的就是造型要跟随功能,功能是最需要考虑的。比如说我们会尽量的简洁化所谓的前脸,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帮助整车降低风阻系数,提升空气动力学,因为风阻系数每降低10counts,续航提升10-15km。所以功能的满足这个可能是在设计之初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接下来才是尽可能的在这个框架下做得尽可能的好看。每个人对好看有不同的看法,几何品牌之初,我们开始塑造DNA的时候,我们自己认为上畅想的电动车的美学,应该是更加纯粹和干净、简洁,尽可能的化繁为简,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几何A上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都是非常的纯粹的设计。进化到几何C,开始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几何型的型面,有时候几何型的型面,反而会对风阻系数有帮助,很多车在几何车的角这里,如果做一些比较方一点的特征,其实对空气动力学的系数是有帮助的。这些都是我们在不断塑造外形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

我相信各位媒体老师因为都是很专业的,所以可能意见会领先于普通的消费者。跟我们自己的看法也是一致的,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永远都不会有100%满意的状况,大家都知道产品设计,产品研发是有周期的,很早之前就开始做了。当我们现在再回头看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有很多这里、那里不满意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时时刻刻都在不断的找更新、更加符合未来趋势的审美标准,去塑造我们未来的产品,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

所以,我时时刻刻都是在想一些东西,这些都是在帮助我们在未来的产品上,能够抓住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我相信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消费者被市面上更多的产品集中轰炸过以后,他的需求、口味也是提升得很快,这也是我们现在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自己也非常的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更新我们的DNA,包括怎么样找到更好的方向,也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工作重点。

问:几何品牌一年了,这一年对吉利集团,或者是吉利领导对几何品牌的认知怎样的?他认为成功吗?他做得好吗?未必会把这个答案给我们,但是这是一个要思考的问题。

刘智丰:你问了一个敏感的问题,几何上市之后怎么评价。我觉得哪个企业在新能源这个大的产业链条的时候,都有一个慢慢摸索的过程。我跟人家聊,新能源汽车一年到底卖多少万辆?去年准确的数据是66万。私人市场到底卖了多少万辆?网约车到底多少?所以是这么一个大的命题下来探讨新能源战略。很多时候我们探讨几何不是今天、明天的成与败,一定是未来。刚才我讲的那两大瓶颈只要解决,不是问题。

包括国家投了7千多亿做充电的基础设施,但是到今天为止仍然没有达到预期。2015年有媒体老师说2020多少辆,今天说2025年到200万辆,这是一个大的产业背景,导致了现在出现了很多有一些大家看不通、或者是看不透的事情,很正常,到底都在努力,都在往前行。只不过是不是这个时期把这个鸡蛋全部放在这个篮子里,所以我也说得很直白。

吉利是最早布局这个生态的,是很完整的,是需要用前瞻性来看待的。所以这是一个传统产业、新势力产业和很多人的看法不一样。不要用一时之好坏来衡量这个品牌、这个企业,都有厚积薄发的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这个机会,看吉利。

总之一条,刚才李总讲的,没有一个企业在新能源整个生态的布局上,比吉利更超前、更完整,这一点一定要相信。比如把曹操出行做得这么大,5.5万辆的保有量,我们是独一家。

所以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新能源,如果今天是600万辆了,看看是什么状态。去年的销量是60万辆啊,承载了所有的企业,奔驰、奥迪、宝马,大中小品牌都来夺蛋糕,才60万辆。我们的追求做到7%,4万多辆,也有难度。60万辆,大家都想分得一杯羹。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都要理性看待。我的意思是未来一定是好的,过程需要大家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为什么我没有说追求第一?我没有说,追求匹配,和大潮时代息息相关。最近华为跟国内所有的企业都实行了战略合作,唯一一个企业没有,就是吉利。但是他最渴望跟吉利合作,为什么?未来在这个生态链里,什么是自我的,比什么都重要。在奔驰、大众等国际品牌高管的眼里,他认为中国品牌最可怕的还是吉利,因为整个生态链布局得很完整。

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是几何也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这个过程中会走这样那样的弯路也很正常,因为大家都在走。如果今天新能源市场是600万辆,就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如果只是60万辆,我们都要重新思考我们的定位,谁也别夸大其词,否则都很麻烦。

也希望各位老师以积极的眼光看待我们几何C。

13.98万的纯电SUV偏爱极简风?实拍解析几何C

问:几何C的销量目标?

刘智丰:我希望在私人市场必须排在top5,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天津、,大浪淘沙,只要前五就OK,其他地方的就算网约车。所以我认为量不是最绝对的,关键是我在这个主要的细分市场要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最关键的。我看私人市场对这一块也是有独有的价位,不然就特别低,不然特别高,这就恰恰是几何C。

通过营销,不简单是价格,多一万还是5千,消费者没有大的感知,更多的可能是解决他的顾虑点,这是我最关注的。

我的核心意思,各位媒体老师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能源汽车市场,看待几何,看待吉利。只要吉利在中国汽车市场非常有地位,新能源不会落伍,我是跟他匹配,但是也不要激进。激进的概念,国企有一堆的方式,吉利做不到的。所以我觉得这是大家不同的方面,所以我说一定跟这个时代相吻合。谁最看重这个布局,我们认为我们都会有。几何C上市的时候我们也会有更亮点的东西颁布,包括几何+,我们做东西一定要落地,我们为这个已经成立了庞大的一百多人的队伍,最近有很多人也跟我们对接,现在还有粉丝的运营,真的是太重要了,观众很热情,愿意跟我在一起,发挥他个人的想法。甚至外型,也有很多人寄来方案,特别是来自工院、美院的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想法。

问:今天在几何C发布的时候,主题提得非常好,就是几何能量、超乎想象。到底这个几何有些什么样的能量?从哪些方面注入能量?因为能量这个词很有力量,而且年轻人肯定也很喜欢,正好跟几何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们在梳理能量的时候,从哪些角度做了梳理?或者有哪些真正能够打动消费者的能量?几何+算吗?因为几何定位的是科技出行,科技出行可能是品牌的大定位,对于几何这个车型上的能量,作为几何C这个车来说这个口号,还是往品牌上在赋予?

刘智丰:我们比别人做得最好的是真续航,别人讲长续航,我们是真续航。这个就是靠智能管理的系统,通过蓄能、节能、回能、控能和升能,五大环节来实现。刚才李总在会上讲得很详细,有几个东西是吉利独有的:电池包同级别最大的能量密度。比如说行业独创的融合VCU与BMS的SOC算法,根据你的驾驶形态可以预测出来这个车到底跑多少公里,这个说的一定是真实的。很多时候一百公里不敢开了,你放心,我的车100%做到,因为我有VCU自算系统。还有能量回收系统,能效控制做得最好,别人的为什么达不到?有低温损耗等等一大堆损耗,我可以把所有的损耗做到最低,承诺的东西做到。我承诺550公里就做到550公里,这就是我们能效控制的完整性。所以我们讲能量就是能量控制、能量管理。

未来可能落地的方案,怎么样以更量化的方式讲。有这套系统,续航可以增长40%。在北京,最怕的是低温,我们就可以有效的回收这些能量。还有一个电驱的余热回收给电池包加热,等等都是为了把能量做到极致,下了很大的工夫。而且包括我们三合一的电驱,也是我们做到比别的厂家至少提升5%。还有远程的OTA,远程的对17个大的系统升级、调整,这样保证整个运营状态是完整的,就可以很好的管控,这些都是几何C独有的。

与小鹏G3相比,在能效的管理、管控、性能上,以及制造工艺的管理上,几何C强很多。   

问:电池包就是还是像几何A一样,有两个续航版本,一个是811,一个是523吗?CTP技术的电池有用到几何C上面吗?

李常珞:不是,应该说这个体系中我们都会用到5系的体系,因为现在5系的体系在中国的能量密度是比较高的,对于8系来说,我们还是会谨慎使用,因为它的工艺、成本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希望给用户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我们不一定是追求一定要续航里程多高,但是一定给用户提供最安全、最合理的性价比的产品。应该是在后续的产品中。但是我们现在这一次的产品中,其实很多的技术已经很接近似CTP,因为CTP只是一条路线,但是在吉利来说有自己的技术沉淀在里面,所以我们的电池应该是可以媲美C2B的。

(图/文:皆电 梁嘉业)

相关推荐
我来说两句

海报生成中...

生成失败

长按图片进行分享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微信 微博 头条
网站备案号:
粤B2-20040647号-22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3912号

微信公众号: GeekEV